{{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互联网域名,从1985年1月1日开放注册,至今已经有34年了。
第一个被注册的域名是nordu,后缀net,注册日期是1985年1月1日。第一个被注册的com域名是symbolics(象征符号),注册日期是1985年3月15日
其实,1985年,全年才有6个com域名被注册,另外五个分别是bbn、think、mcc、dec、northrop,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直到1993年,www协议出现之后,域名才开始受到关注。
域名的后缀就两种:一种是类型,如com,一种是国家,如cn。
com是commercial(商业)的简写,一般用于公司等商业机构,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域名后缀,在注册量上排名第一。像这样的类型后缀有260个左右。
cn是中国的顶级域名,1997年12月31日诞生并开通,下面还划分了几个二级域名,.com.cn企业、.gov.cn政府、.org.cn社团、.edu.cn学校。
如果说:域名是网站的“姓名”,IP是网站的“地址”,DNS服务就是一本“通讯录”。
常说的DNS全称是Domain Name System,即域名系统,用来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DNS就像一个电话号码本,把域名给DNS,就能得到IP地址。
所有的域名后缀,都存在根DNS服务器里。其中一台主DNS根服务器在美国,由ICANN管理,另外还有12台辅根服务器。
也就是说:全球只有13台根DNS服务器,代号从字母A到M。
其中三台位于英国、瑞典和日本,具体是欧洲网络管理组织(RIPE-NCC)、日本研究计划(WIDE)、瑞典(NORDUnet)各有1台。另外9台都位于美国,VeriSign公司2台、PSINet公司1台,美国南加州大学(ISI)、美国马里兰大学各有1台、其他部署在美国太空总署(NASA)等机构。
那为什么根服务器只能有13个呢?简单说,是因为DNS用了UDP协议,这个协议只能传512字节的信息,又要包含所有根服务器数据。所以每个服务器都由一个字母来代表,数量也限制在了13个。
但上面说的只适用于IPv4,如今IPv6来了!情况大不一样
物联网时代,IPv4地址远远不够用,IPv6势在必行。预计到2020年,IPv6活跃用户超过5亿,占比超过50%,到2025年,将全面支持IPv6。
在IPv6环境下,中国牵头的“雪人计划”,已在全球完成25台根服务器的架设。中国部署4台,其中1台是主根服务器,3台辅根服务器,美国部署3台,1主+2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