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中建乡创新发展方式 “微信小程序”为经济发展添动力

阅读:2703 2019-10-25 17:07:40 来源:毕节日报

游客和当地村民一起体验“打谷子”

  今年以来,黔西县中建乡创新发展方式,以互联网为依托,请专家团队开发“走进中建”微信小程序,线上出售乡里的特色农产品,既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收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深秋时节,中建乡营盘村的生态大米已经成熟,进入收割期。在月亮湾收割现场,部分生态大米的认购客户与当地农民一起收割水稻,现场体验“打谷子”,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来自黔西县城的王形均,之前通过微信小程序“走进中建”认购了10份原生态大米,今天特意赶过来看自家的“收成”,“之前他们有样品,我们尝过,还可以,所以说选择在这边认购,他们大米无肥料,种到收都能看到,纯天然的,吃着比较放心。”

  “8块钱一斤米,我们这是生态大米,没有打过农药,比较健康。”中建乡营盘村村民杨启明说。

  生态大米认购是“走进中建”微信小程序推出的一项主打项目,主要是让市民在微信小程序上实名认购地块,由合作社按标准和规模种植生态大米,发展订单农业。

  同时,小程序上还可以购买当地出产的天麻、蜂蜜、花生、绿壳鸡蛋等土特产品和订购当地旅游景区门票、民宿等,除了在微信小程序上推广,中建乡还在当地两个“3A”景区点设立农产品销售展厅进行同步销售,着力打造好乡村旅游的“后备箱经济”。

  2019年上半年,“走进中建”小程序及两个展厅共创造销售额160万元,收获订单4000余份,既为当地群众增加了收入,也为中建乡农特产品及中建旅游发展打响了品牌。

  中建乡党委书记曾涛说:“今年以来,中建乡以‘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经济活’为发展思路,突出农旅结合,助推“后备箱经济”发展。下一步,中建乡将继续聚集资源要素,提升旅游发展品质,走好‘农旅结合’之路,写好‘农旅发展’这篇文章,带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郭庆萍 熊立燕)

[责任编辑: 栾小琳]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