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正式运营启动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

阅读:2913 2019-10-18 14:23:19 来源:新华网

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网发(李林娟 摄) 

  新华网重庆10月17日电(韩梦霖 李林娟)10月17日,重庆市江北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正式启动建设,江北区将力争用三年时间,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引领经济社会快速转型。这将成为重庆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2019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被国家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给予1.5亿元的国家财政专项支持,重点支持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据了解,江北区是重庆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拥有中西部唯一的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是国家云计算知识产权试验区、国家专利信息推广应用区的中心所在地。2018年,江北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19件,有效注册商标占全区市场主体比值30%。

  下一步,江北区将高起点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创造、高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效益打造知识产权金融体系、高层次构建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将运营体系建设与“自创区”“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国家级发展战略统筹谋划、融合推进,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国家功能性金融中心和知识产权孵化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系列特色亮点。依托商标(重庆)审查协作中心、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重庆商标交易中心等平台,打造6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江北嘴金融核心区,打造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聚集区,重点培育5-10家多元化、专业化、综合性、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促进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试点,设立总额20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帮助科技型企业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获得最高额度500万元的信用贷款。

    据介绍,江北区力争用三年时间,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引领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全区新增贯标认证企业200家以上,托管服务企业累计达1500家以上;开展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10个以上,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50个以上;形成50个以上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对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支撑作用的高价值专利组合;知识产权交易、许可额年均增幅20%以上;专利、商标品牌质押融资金额和质押次数年均增幅30%以上,知识产权保险金额年均增幅3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以上,每万户市场主体商标授权量达2500件以上,马德里国际商标申请30件以上;培育市级及以上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型企业500家。

    启动仪式由重庆市江北区政府主办,江北区知识产权局承办。现场,江北区知识产权局与重庆市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8家平台运营主体及入驻机构代表、江北区人民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分别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编辑: 李永琦


相关文章
{{ v.title }}
{{ v.description||(cleanHtml(v.content)).substr(0,100)+'···' }}
你可能感兴趣
推荐阅读 更多>
推荐商标

{{ v.name }}

{{ v.cls }}类

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